
【天國中找希望】第二十三日 – 「望德」的基礎
【天國中找希望】第二十三日 – 「望德」的基礎
在開始今天的避靜時,讓我們再一次重溫天主教教理(天主教教理 1817)有關「望德」的定義:「望德是超性的德行,藉著望德我們期盼天國和永生,視之為我們的幸福」
這裏提及的「幸福」,亦可以理解為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。因此,我們對「天國」和「永生」的渴望有多熱切,對我們能否成為一個有望德的人有直接關係。
教理對「望德」繼續有這樣的解釋:「我們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許諾,所依賴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,而是聖神恩寵的助佑。」這個解釋給我們清楚展示,要擁有「望德」需具備兩個必要條件。我們要在這兩個「基礎」之上,才可以建立這個超性的德行!
第一就是我們所相信和依靠的,不是其他東西,而是基督的許諾。這正是我們在昨天避靜中所探討過的。故此,我們的希望不應建基於任何人或這個世界所能給予的任何承諾之上,無論這個承諾如何能滿足我們現世的需要。舉例,患危疾的病人不應只寄望於醫學或藥物的突破;一個地區的人民不能只寄望一個新政府能解決所有社會的問題等等。這些都不是我們希望的泉源。相反,「基督的許諾」 對我們來說,就有如「錨」對於一艘船、或「基石」對於一座建築物的重要性一樣,是絕對不能缺少的。
第二個必要條件,就是我們要依賴聖神恩寵的助佑,而不依賴自己的力量。這個特質我們可以在聖母身上見證得到。當天使加俾額爾代表天主向瑪利亞提出邀請時,她對天使有以下的提問:「這事怎能成就?因為我不認識男人。」天使答覆瑪利亞說:「聖神要臨於你,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你,因此,那要誕生的聖者,將稱為天主的兒子。」
大家可以幻想一下,以人的有限智慧,瑪利亞怎可能在當下接收到這個玄妙的答案時,就能夠立時明白呢?故此,我們可以推斷,她相信並不代表她明白,而是她信任天主,也信任聖神。這裏顯示聖母並不依恃自己有限的智慧,來參透天主對她神奧的計劃。所以,瑪利亞沒有與天使爭辯,只是以謙卑及順服的心,爽快地應允天主的邀請。聖母也沒有以自己的能力及方法,嘗試解決當時屬於死罪的未婚懷孕困局,就順從聖神的指引,前往探訪依撒伯爾。請留意,聖神沒有令聖母因此而陷入困境,反而在背後差遣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給若瑟,將事件背後的真相解釋給若瑟知道,為聖母能夠成全上主在她身上的計劃而開路。
聖母的謙遜,加上她對天主的信任,讓她能放心大膽地順從天主的旨意,完成天主在她身上的計劃。聖母的模範,完美地印證了教理引用希伯來書10章23節對「望德」真諦的講解:「應該堅持所明認的望德,毫不動搖,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信的」(希 10:23)。(參 天主教教理 1817)
反思
你會以人的智慧,嘗試理解天主的邀請,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,然後才有信心作出回應嗎?
當你未能看清前路之時,你會猶豫或拒絕繼續前行嗎?你可以從聖母身上學習信靠及交託的精神嗎?
在謙卑、信靠及服從這三個德行之中,你有什麼仍然需要學習,好讓你能成為一個更有望德的人?
今日禱告
阿爸父,今天我察覺自己的執著,我執著要明白為什麼事件會這樣發生在我身上,我也執著要求事情用我的方法完成,我發覺我要掌控的事很多,但願意交託的卻很少!
謝謝祢今天讓我更認識自己,更認清自己的缺點,認清自己的執著,和對祢的不信任!這令我感到無地自容!為什麼祢已這樣為我,而我仍然這樣對待祢?
求祢賜我一顆悔改的心,願意謙卑地承認自己的過失,承認自己的有限,知道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與能力,而是需要依賴聖神恩寵的助佑。求祢接納我這懺悔的心,並幫我學習順從祢的聖意。